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”的知和行

来源:创新科技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一方面,具体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科学传播才能为公众和社会接受,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,并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,促进社会发展。例如,光纤通信的成果转化成为互联网的

一方面,具体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科学传播才能为公众和社会接受,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,并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,促进社会发展。例如,光纤通信的成果转化成为互联网的基石,蓝色发光二极管(LED)发明后经过科技创新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。这些,都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普转化为全社会所接受和使用的技术产品。

另一方面,科技创新成果的普及也带来科学价值的转换,也即科学精神、文明观念和理性价值的转换,这些需要科普的力量。英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?达尔文说过,“在科学中,功劳归于说服世界的那个人,而不是首先想到点子的那个人。”这就是科普的力量——把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结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公众和社会。

长期以来,尽管学术和专业领域均认为科普的作用一点不亚于科技创新,但是该观点一直得不到学界的广泛认同,可以说,科普工作如今还较为边缘。现在,《意见》明确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,是从政府层面得到了认可。接下来,可以期待科普工作会进一步从观念推进到行为,再通过成效的显现,慢慢获得全社会的认同。

一个社会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越高,社会文明程度也越高。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,需要有良好的方式和有效路径。首先体现为,有人愿做和能做科学普及的工作。因此,《意见》提出要壮大科普人才队伍,培育一支专兼结合、素质优良、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。培养科普队伍,既要从专业水平和科普能力着手,也要从激励和制度建设入手。前者可以依托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、科普场馆等对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,以及鼓励具有文理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者、科学作者等投入科普,而且需要合理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的工作聘用和酬劳标准,以及职称评聘标准。

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”也要体现在科普的效果上,既要沿用过去证明了的有效方式,也要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,以新的方式来进行科普。过去,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科学场馆等是科学传播的主阵地,现在网络、微博、微信传播的科学信息已经占到80%以上,成为新的科普主阵地,视频也在成为科普的重要平台。因此,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科学场馆的科学传播要继续,同时也要利用网络,通过数字传播进行更多更好的科普。

当一种学说被确认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后,就需要推向社会,这时,普及的作用就至关重要。而研究获得的最新成果只是一个“点”,需要转化为“面”,才有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。

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《意见》提出,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,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,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。

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内涵还体现在,通过科普,可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,中国提出,到2035年,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要达到25%。科学素养,是指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,科学推理的基本能力,理解包含科学技术内容在内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。

只有当更多的公众通过网络和数字媒体以及传统媒体、科技场馆接受科学传播之时,科普的功效才能显现,在现实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体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。(张田勘)

文章来源:《创新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cxk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8/446.html



上一篇:交行深化金融科技创新 服贸会上“亮”成果
下一篇:科技创新助山西药企产业升级 产品远销全国各地

创新科技投稿 | 创新科技编辑部| 创新科技版面费 | 创新科技论文发表 | 创新科技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创新科技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